李守龙心理科学技术(青岛)有限公司
3年前为了客户不溜掉,我对心理测评软件不惜一再降价,现在变了
2021/4/25 12:45:11   

3年前为了客户不溜掉,我对心理测评软件不惜一再降价,现在完全变了


不知不觉,面对现在询盘或咨询心理测评软件的,我已经不再在乎对方是否要跟我合作了,或者转头就溜掉了。如果放到3年前,这种情况好像不是这样,因为那时候1个星期也就有屈指可数的询盘,还没有现在1天的询盘量。


最近1年多来,无论是心理沙盘(3D心理沙盘)还是心理测评软件(心理测评预警系统),做好必要的告知与解释后,涉及到价格方面,一般不愿再做过多的纠缠。因为按照正心正念报出的价格,再做过多纠缠毫无疑义。


河北的史经理,需要心理测评软件,找来谈合作。今天语音电话再次确认客户需求后,谈到供货价格上。


按照行业版本做了价格单,史经理再次打过语音电话,希望我们再做价格让渡。本着电话沟通的诚意,帮着史经理将产品报价中的尾数去掉,凑了整。对此,史经理还是不满意,表示自己一次要货也有好几套了,好用了以后再说。


最后只做了文字留言,不想再做其他解释:心理测评软件价格已经低于其他同类厂家的产品,几套产品的量对我们来说并不算多,一套再让渡几十元,对双方都没有意义。


之后就忙着干其他的事情,压根没将史经理那边的咨询放到心上。


突然意识到,这种情况,放到3年前,好像不是这样。那时候会为了留住客户,针对自己的产品(心理测评软件、心理沙盘等)一再让步,可以说让步没有底线。


现在,一旦看到价格纠缠的,貌似触发了某个机制:价格就是这些,再低不做了,你到其他地方转转吧。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“盲目”的自信。


原来,所有这一切的悄然变化是因为,我们的咨询、询盘量已经足够忙活的,没闲暇考虑这1-2处的讨价还价。很多情况下,一个电话聊完,才发现另一个砍价的信息已经过去快1个小时了。

心理测评软件

所有这些变化,都是基于询盘量增加及业务繁忙,如果没有这个基础,是否还会回到3年前那样,为了拿住订单,不惜一再自我打折?可能吧。致敬心理测评预警系统!


--------------------

李守龙领队的心理测评软件开发团队能承接飞机3D模拟驾驶引擎项目,同行搞不定的心理测评预警系统找我们解决;我们解决不掉,也就不用在国内东奔西走了。


李守龙博文日记总第1238篇,2021-99】


上一篇:9年前采购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,还在继续发挥作用http://www.lishoulong.net/259.html


微信